高血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0年老中医,分享治疗高血压的经验让你 [复制链接]

1#

我是郭兰医生,我从事高血压治疗已经40余年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要分以高血压为主的高血压还是以低血压为主的高血压。因为这两种高血压无论是从中医还是西医来讲都是不同的。首先如果是以低压为主的高血压,往往见于中青年人,多见于肥胖,高脂血血液黏稠度更高。从中医讲就是血瘀痰湿重的人。中医讲胖人多虚多痰湿。所以这类人往往会有气虚阳虚。多见于脾阳肾阳虚的人。脾肾阳虚之后,血液循环就会不好,痰湿内生。从而使整个脑部供血不足。对于这类的高血压我往往会采用补气温阳,或者是补脾肾。所以活血祛痰湿,从我的临床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二类高血压是以血压高为主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多见于老年患者。从以西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血管硬化引起来的。这类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这是一个以脾气,肾气虚或者是气阴两虚引起的血瘀水湿。同时还伴有肝阳上亢。那么我在中医治疗这类高血压的时候往往会加入一些补脾肾,补气阴佐以平肝通络的方法。

所以我总结了3点高血压要避免的误区。第一点,好多人以为高血压病是肝阳上炎,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从医理讲,高血压病往往是血稠或者动脉硬化。应用苦寒的药物,会加重血液循环的障碍,更加硬化血管。不能达到舒张血管和软化血管的目的。第二点治疗高血压常常用补气药,大家觉得补气的药有升阳的作用。这也是错误的。西医讲补气药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水湿排出体外。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黄芪,实际上黄芪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你要是血压低,它有升压作用。你血压高的时候,他又有降压作用。就血瘀和水湿的作用,一定是因为阳气不足,气虚然后推动无力引起来的。所以造成了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停滞。然后停滞在体内引起血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硬化会引起高血压病。所以我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常常会加有补气药,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三点治疗高血压一定要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它具有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消除血管斑块。所以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