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已有四个市级方舱医院交付使用最大方舱 [复制链接]

1#

4月8日上午,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疫情防医院建设情况。

会上通报,4月7日,上海市新增8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近日通过区域筛查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数一直处于高位,提示社区传播仍有发生,且呈现聚集性特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医院建设进度:目前能供应多少床位?何时能交付?

据吴乾渝介绍,自3月1日以来,截至4月7日4时,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例、确诊病例例。在确诊病例中,有的是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也有的是从轻型、普通型转为重型,目前有1例重型正在治疗中。

针对这些确诊病例的收治问题,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金晨介绍称,为统筹推进集中隔离救治场所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集中隔离救治场所建设专班,市住建委牵头协调参建各方,努力克服各项困难,强化现场管理推进,保障各个项目按照节点目标推进。

截至目前,世博展览馆、新国际博览中心、花博会复兴馆、临港洋山特保区4个市级集中隔离救治场所已交付投用。这4个点共计约50万平方米,可提供约张床位。目前,国家会展中心隔离救治场所正在加快建设,约有60万平方米,预计可提供张床位,国家会展中心隔离救治场所也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方舱,计划明天(4月9日)起分批进行交付。

金晨表示:“同时,我们还加强对区级集中隔离救治点建设指导,发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设施设计技术导则》,明确了总体设计原则和关键部位改造方案,并推广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区级方舱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来看,各区级方舱已建成交付了.1万张床位,还有近万张床位正在建设过程中,近期也将陆续交付。”

此外,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4月初,江苏、浙江将紧急为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相关隔离人员提供房源,总量为6万间。其中,江苏、浙江各3万间。目前,江苏已筹措并提供1.6万间,分别位于无锡市间、扬州市间、常州市00间、苏州市间、镇江市间、泰州市1间、盐城市间、南京市间;浙江已筹措并提供.1万间,分别位于杭州市间、宁波市间、台州市间、绍兴市3间、金华市3间、湖州市间。剩余房源将于近日筹措完成。

此次江苏、浙江所提供的隔离房源,用于上海已确诊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人员。

医院收治工作:如何做好分级分类管理?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现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规定,新冠确诊病例临床共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种,根据病情确定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其中: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医院治疗。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在4月7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吴乾渝曾介绍称,目前,上海正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对阳性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收治。医院优先救治普通型及以上确诊患者,以及部分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他们一般需要重点照顾,或伴有慢性疾病。针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对症处理,辅以中药治疗。

对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的患者,密切监测,提前预警,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阻止疾病的重症化趋势。

针对医院在收治工作中如何做好分级分类管理的问题,吴乾渝表示,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主要是隔离观察和随访病情是否发生变化,积极开展中医药干预,调整提高收治者身体机能。必要时及时转送医院。

医院运行管理情况:患者、医护生活状况如何?

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樊嘉对目前医院内部运行和管理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樊嘉表示,医院除了保障日常医疗服务工作,还承担着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临时医院、闵行体育馆医院等收治机构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他以闵行区体育馆方舱为例,进行了简要介绍。闵行区体育馆方舱集中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患者,3月3日起逐步开始启用,目前开放床位张。截至4月7日0时,累计已收治人,累计治愈出院4人。

“医院还派出40名医生、00名护士、69名管理人员,其中很多人都有支援武汉的工作经历。”樊嘉介绍道。

此外,医院总部组建了以中科院院士牵头、众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作为前方医疗队的强大支撑,进行会诊救治,共同制定诊疗规范,保障每一位收治者的医疗安全和救治效果,尽可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这其中,我们重点做到四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