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的新年愿望很简单-健康长寿。今年68岁的她,每天清晨都会在小区的广场上散步锻炼,和邻居们聊聊天。不过最近,她总觉得有些心慌气短,常常走几步就得停下来休息。
"可能是年纪大了吧。"王阿姨这样安慰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压竟然高达/95mmHg。医生严肃地告诉她,这个数值已经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如果不及时控制,很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王阿姨顿时慌了神。她开始回想自己平日的生活习惯:爱吃咸菜、经常熬夜看电视剧、很少运动...难道这些都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吗?她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降低血压呢?
就在王阿姨为此焦虑不已时,她的儿子小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告诉母亲,最近有一项大规模研究成果公布,为高血压患者指明了方向。这项研究跟踪调查了名高血压患者,发现了一个关键的血压阈值,只要将血压控制在这个数值以下,就能显著延长寿命。
听到这个消息,王阿姨既兴奋又好奇。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小李笑着说:"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吧。"
这项研究由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教授领衔的团队完成。他们对名年龄在35-80岁之间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将收缩压(SBP)控制在-mmHg之间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
张教授解释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SBP控制在-mmHg的患者,将SBP控制在-mmHg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27%。"这一发现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阿姨听后若有所思:"原来血压控制得越低越好啊?"
小李摇摇头:"妈,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还发现,将SBP控制在mmHg以下的患者,死亡风险反而会上升。这说明血压控制也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越低越好。"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舒张压(DBP)也同样重要。研究显示,将DBP控制在70-80mmHg之间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当DBP低于70mmHg或高于80mmHg时,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王阿姨恍然大悟:"原来控制血压是门学问啊!不仅要注意收缩压,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