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
一、定义与分级:
1.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2.高血压的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4.2级高血压:收缩压在-mmHg和(或)舒张压-mmHg。
5.3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6.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7.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级不同时,选择较高的分级。
二、病因:
1.遗传因素。
2.钠盐摄入增加。
3.钾摄入减少。
4.高蛋白摄入。
5.饮食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升高。
6.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是收缩压。
7.精神应激。
8.吸烟。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发病机制:
①神经机制:神经递质浓度与活性异常。
②肾脏机制:各种原因导致的水钠潴留。
③激素机制:RAAS的激活。
④血管机制:大动脉,小动脉结构功能的改变。
⑤胰岛素抵抗。
2.病理:
①心脏:长期压力负荷增加以及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刺激导致左心室肥厚,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②脑: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微动脉瘤的形成,破裂可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进动粥形成,导致脑血栓生成。脑小动脉闭塞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③肾脏: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颗粒性固缩肾。恶性高血压可导致急性肾衰。
④视网膜:眼底损害。
四、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早期多缺乏显著的临床表现。
2.恶性高血压:
①起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人。
②血压显著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多≥mmHg。
③肾脏损害最为突出,多死于急性肾衰。
五、诊断:
1.诊断标准: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病人既往有高血压史,在服用降压药,即使血压正常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3.疑似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
4.是否为高血压不应该只凭1-2次测量结果,需要动态观察。
六、预后:
1.心血管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
②年龄:男>55岁,女>65岁。
③吸烟。
④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
⑤血脂异常:TC≥5.7mmol/L,LDL-C>3.3mmol/L或HDL-C<1mmol/L。
⑥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⑦腹型肥胖:腰围男≥90cm,女≥85cm,或BMI≥28.
⑧血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
2.靶器官损害:
①左室肥厚。
②颈动脉超声提示动粥斑块形成或内膜中层厚度≥0.9cm。
③股动脉PWV≥12m/s。
④ABI<0.9。
⑤血肌酐轻度增高(男-μmol/L,女-μmol/L)。
⑥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30mg/g。
3.伴随临床疾患:
①脑血管病:脑出血,脑卒中,TIA。
②心脏疾病:心梗,心绞痛,慢性心衰。
③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受损(血肌酐男≥μmol/L,女≥μmol/L,尿蛋白≥mg/24h)。
④周围血管病。
⑤视网膜病变。
⑥糖尿病。
4.危险分层:
①无其他危险因素:1级高血压为低危,2级高血压为中危,3级高血压为高危。
②1-2个危险因素:1级高血压为中危,2级高血压为中危,3级高血压为很高危。
③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1级高血压为高危,2级高血压为高危,3级高血压为很高危。
④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1,2,3级高血压均为很高危。
七、治疗概述:
1.降压治疗的目的:减少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2.生活方式干预:
①减轻体重:控制BMI<24。
②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食盐量<6g。
③补充钾盐。
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戒烟限酒。
⑥增加运动。
3.降压治疗的对象:
①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
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合并其他并发症。
③血压持续性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仍未明显改善。
④高危和很高危者必须行强化治疗。
4.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①一般目标值为</90mmHg。
②糖尿病,心衰,慢性肾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目标值为</80mmHg。
③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如可耐受可降至mmHg。
5.用药原则:
①小剂量应用。
②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③联合用药。
④个体化。
八、降压药:
1.利尿剂:常用噻嗪类。
①特点:起效平稳,缓慢,持续时间长。
②适应症:轻中度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糖尿病或心衰,更年期女性,老年高血压。
③不良反应: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尿量增加。
④禁忌症:高脂血症,痛风,肾功不全。
⑤保钾利尿剂不宜与ACEI/ARB合用。
⑥袢利尿剂可用于肾功不全者。
2.β受体拮抗剂:洛尔类药物。
①特点:作用强,迅速。
②适应症: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慢性心衰。
③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收缩支气管,外周血管痉挛。
④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周围血管病。
⑤糖尿病患者慎用。
3.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药物(地平类)和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①特点:起效迅速,抗动粥,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
②适应症: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的高血压,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③不良反应:二氢吡啶类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加快,非二氢吡啶类可导致心率减慢。
④禁忌症:非二氢吡啶类不能用于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传导阻滞。
4.ACEI:普利类药物。
①特点:起效缓慢,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排出。
②适应症:高血压合并心衰,心梗,房颤,蛋白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③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最常见,血管性水肿。
④禁忌症:血钾≥5.5mmol/L,妊娠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mmol/L。
5.ARB:沙坦类药物。
①特点:起效缓慢,降压持久平稳。最大特点是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②适应症:同ACEI,以及无法耐受ACEI的患者。
③不良反应:同ACEI,干咳少见。
④禁忌症:同ACEI。
6.降压治疗方案:
①首选推荐方案:ACEI/ARB+二氢吡啶类药物;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
②次要推荐方案: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药物+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③三联治疗:一般必须包含利尿剂。
九、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1.及时降压:选用合适的药物,静滴给药。
2.控制性降压:
①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平均动脉压降幅不超过治疗前25%。
②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mmHg)。
③可耐受的话,24-48h内逐步降至正常水平。
3.合理选择降压药:首选硝普钠。禁用利血平。不宜用强效利尿剂。
继发性高血压
一、肾实质高血压:先有肾病,后出现高血压。血压一般不是特别高。(对比高血压肾损害:先出现高血压,后出现肾病)。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发展迅速。上腹可闻及连续性高调血管杂音。肾动脉造影可确诊。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四、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血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加。
五、主动脉缩窄:上肢血压增高,下肢血压不高或降低。
六、皮质醇增多症:高血压合并库欣综合征。
END
糖霜Fr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