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高血压人数已高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药物治疗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许多患者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不必要危险!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用药
高血压诊断靠血压值,而不是症状!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血压正常。
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都会对心脑肾血管造成损害。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必须遵医嘱按时用药。
误区二:血压一降就停药
坚持吃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高血压和感冒不同,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控制。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如果随意停药,血压很可能再次升高,导致病情反复。
误区三:跟风用药或自行换药
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也会有所差异。
跟风用药或自行换药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误区四:迷信“纯天然”或“无副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纯天然”或“无副作用”的宣传明显是智商税!
如果真有这些神药,那早就获诺贝尔奖了,早就推广市场了,还需要这么偷偷摸摸的在小圈子内宣传吗?
目前常用的药物都是经过科学验证、疗效确切的药物。
警惕所谓纯中药。这些所谓的中药中往往都添加了价格便宜的、近乎被淘汰的甚至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西药成分!
误区五:担心“抗药性”而拒绝用药
抗药性主要出现在抗生素等药物中,高血压药物并不存在所谓的“抗药性”。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早服药,担心用药后会产生“抗药性”,导致以后无药无用。这是完全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的想法!
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减少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对于大多数年轻患者,1-3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后,血压仍≥/90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
误区六:过分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只是高血压管理的一部分,但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
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误区七:用药不规律,想起来才吃
高血压治疗理念是长效、平稳、持续降压。
高血压药物需要规律服用,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想起来才吃药的做法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误区八:开始不能吃好药?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减少死亡的总危险。
在经济条件许可时,应该优先选择好的降压药!
目前常用的五大类高血压药物,各有各的适应症。建议咨询医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
误区九:认为血压降得/90mmHg左右就够了
目前认为理想血压为/80mmHg左右,而/90mmHg只是及格线。
因此,至少要保证血压在/90mmHg以下,如能低点,可再适当低点!
应根据个体情况设定合理的血压目标值。
误区十:忽视定期监测和随访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和医生建议调整用药。
不是诊断高血压,吃上药就够了!我们要看这个药物到底把血压控制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生不良反应?
忽视监测和随访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高血压用药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患者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上述误区,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实现个体化、合理化的用药方案,从而有效控制血压,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