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夜之间,中国“新增”了2亿多高血压患者!一天之后,这些“患者”的血压又“恢复正常”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还要从11月13日说起。这天,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新指南》),提出将中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90mmHg(毫米汞柱)下调至≥/80mmHg。
标准下调之后,部分收缩压低于mmHg但高于mmHg的人群将加入“高血压”大军。据专家估计,按中国人口基数计算,标准变化后我国将增加约2亿多高血压“患者”。
图片来源: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不过事情很快又有了反转: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声明,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标准仍是/90mmHg。卫健委还表示,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那么,为何行业协会要下调高血压“标准”?处于临界区间的这部分“高血压一日游”人群,到底是不是高血压患者?又是否需要进行医疗干预呢?
新标准或只是高血压“密接”?
历史上来看,对于什么是医学上定义的高血压,其诊断标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高血压诊断/95mmHg标准,该标准被执行运用长达38年。直到年,高血压标准被改为/90mmHg并沿用至今。而年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指南率先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80mmHg。
我国的诊断标准总体上与世卫组织标准基本一致,年设定的标准为/95mmHg,年改为/90mmHg,这也是目前国家卫健委定义的标准。那么如今行业协会新提出/80mmHg的高血压标准,其权威性究竟如何,其目的又是什么?
据报道,本次《新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发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而对于下调高血压标准的原因,医院赵冬教授在新《指南》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新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80mmHg,不仅有充分的国际和国内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且血压水平在~mmHg和/或80~89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我们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
据专家介绍,血压介于“/80mmHg和/90mmHg之间”的人群,也被称作“高血压前期”人群。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中国医院孙英贤团队的研究指出,与血压值/80mmHg的人群相比,血压~/85~89mmHg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1.56倍,其中脑卒中风险为1.95倍,心肌梗死风险为1.99倍。
而新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使更多过去“正常高值”人群被纳入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这将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从“治未病”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潜在的高血压患者,从血压/80mmHg就开始接受干预,不管是生活方式调整还是小剂量药物,很可能就不会达到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了,无论是从个人健康风险,还是社会的医疗负担来说,这都是好事。
高血压,正在离普通人越来越近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年、—年、年和年我国进行过4次全国范围高血压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年龄高于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见下图)
而在—年,中国高血压调查项目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个城市和农村中抽取超过45万名18周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数据还显示,年以前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年增长率为0.29%,年后升至2.45%。高血压年龄标化发病率从—年的40.8/千人年,增长至年的48.6/千人年,且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BMI和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
更令人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约有4%的儿童血压水平处于持续升高状态,高血压已成为中国儿童常见的心血管代谢异常。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4.5%,男生高于女生,且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而相较高血压发病率的明显上升,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简称“三率”)虽不断提高(见下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浙江基层医生戴其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高血压的“三率”依旧是偏低的,尤其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管理的认识还相对落后。但本次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动,也许对提高知晓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尾声
事实上,笔者自己就在例行体检中发现收缩压略高于mmHg,医院科室进行随访。在医院复查中,主治医师告诉笔者,因属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