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众所周知,脑梗死具有高致死性和高致残性,对于患者和其家庭来说都有较大的危害。患者可能会有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比如一侧身体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等,有可能伴随着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若是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在度过脑梗死急性期后会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
01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它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病群为老年男性,发病率占了全部脑梗死的20%-30%。具体就是指患者脑内发生了缺血性微梗死灶的脑梗死临床疾病,多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脑的深部区域,在民间被人们称为是“小中风”,相比于大中风,腔隙性脑梗死一般病情没有那么严重,预后效果好,但就是容易复发。
02和普通脑梗有什么差别呢?
很多患者再被查出腔隙性脑梗死后,觉得生活突然无望了,甚至自己马上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事实并非如此,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脑梗,腔隙性脑梗的危险系数要低很多。而且具体差别如下:
1.部分腔隙性脑梗死和衰老有关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以后,身体机能就大不如从前,会出现白发、皱纹、免疫力下降等表现。而部分患者出现的腔隙性脑梗死也和衰老的关系很密切,主要是因为人体衰老后引发的脑白质病变,而脑梗的发生和衰老因素关系不大。
2.和脑梗不一样,腔隙性脑梗死不是典型的疾病非要准备来表达的话,它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而已,并非是临床上的一种典型疾病。不过要是某患者一旦发生了腔隙性脑根式,该部位再一次发生的病变的可能性会很高,也就是容易复发。
3症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所发生的病灶可以被周围的脑组织所代替,所以绝大部分人并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记忆力差、头晕、脸麻等症状发生。而脑梗的症状在导语中也和大家简单介绍了,两者对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03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一:高血压
这个因素是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引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概率约为45%-90%,这是因为脑内小血管长期在高血压的影响下,容易导致血管腔变窄,从而诱发腔隙性脑梗死。此外高血压还会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这也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二:血管病变
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常见的血管病变,而且有研究证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很密切。当基底节、内囊区腔的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后,那么该区域患腔隙性脑梗死的概率就会被提高。
病因三:糖尿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若是控制不好的话,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发生病变等等。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虽说糖尿病是导致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和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关系不大,主要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病因四:个人生活习惯
比如肥胖、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熬夜等等,都可能会对脑部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引起腔隙性脑梗死。
病因五:其他因素
比如药物因素,长期滥用精神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再比如遗传因素,假设你的家族有卒中遗传史,则你患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也会增加。
04怀疑自己患上腔隙性脑梗死,去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有体格检查,其中包括了感觉系统检查和运动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查血液,测定血糖、凝血时间、血清电解质、是否患有感染等等,进行辅助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重点就是影像学检查,有头颅CT检查,主要查看脑部的深部区域,即基底节区、丘脑等等;还有核磁共振检查,该检查可以显示受损脑组织的范围和程度,对诊断早期微小病变有很大的意义;另外还可能会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等等。
05重点来了!患上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治疗吗?
上文中,咱们了解到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和衰老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老了以后都可能会遇上这样的疾病,本身也是小动脉硬化的结果。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或者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影响并不大,不需要立马进行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听之任之。
为什么?虽说腔隙性脑梗死和传统意义上的脑梗有很大的区别,危险系数较低,但是它的出现也说明了我们的脑部血管已经发生病变,再加上该疾病的复发率很高,万一以前是单个的,现如今却发展到多个的,病灶连在一起的话,就会导致病灶面积越来越大。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大家也都了解了,绝大多数都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这些疾病无法被治愈只能控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疾病的存在随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脑部血管,导致更多的小动脉病变,引发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患上腔隙性脑梗死不一定就要立马治疗,视情况而定。更重要的是,积极去控制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定期复查。
结语:咱们对于这类疾病不要过度紧张,很多时候其实自己都没有察觉,而是通过体检查出的,医院请医生诊断,分析出诱发疾病的因素,需要治疗就积极配合,不需要的朋友进行生活管理和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