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患者超过3亿,一旦患上高血压,就要做好长期服药、调理的准备。
血压长期过高,还容易引起与心脏、血管、肾脏相关的疾病。而且,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无论男女,一旦身体出现4个表现,可能是血压超标了,注意警惕
表现1:肢体麻木
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总是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很可能是血压升高引起的。
在血压升高的过程中,神经组织、血管等都会受到刺激,产生麻木感,一旦发现手脚出现麻木的现象,需要予以重视。
表现2:呼吸困难
血压升高会使心脏健康受到影响,很多人在血压飙升的过程中,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血压稳定的话,可以保证心脏、大脑等器官的正常运行,及时输送血液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而长期的血压过高,血管出现病变,容易导致心脏、大脑等器官功能下降。
此时输送血液的能力降低,人体需要的氧气无法及时得到供给,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表现3:头晕头痛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就要警惕血压超标了。
因为在血压升高的过程中,血管压力增大,脑部组织神经或血管受到伤害,就会产生头晕头痛的症状。
一般在血压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表现4:胸闷乏力
血压升高,身体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胸闷、乏力就是典型的症状之一。
因为在血压升高后,心肺功能会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间接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出现胸闷、乏力。
如果发现这种现象长时间存在,需要尽早检查接受治疗,在血压降低后,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血压高的人,少吃3种食物,减轻血管负担
食物1、动物蛋白质
血压偏高的人群应减少对动物蛋白质粉摄入。
这是因为动物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在人体中进行代谢时会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不利于保护血管。
为了减少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净化血管系统,平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日常养生。
食物2、高糖食物
生活中高糖食物比较常见,比如:巧克力、奶油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量摄入后容易引发肥胖,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对于血压高的人,要减少吃糖以及糖分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血糖、血脂维持正常标准。
食物3、多盐食物
对于高血压的人群要减少对多盐食物的摄入。
这是由于食盐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外液的增加,会加快心脏的供血量,使血压出现升高的情况。
对于血压升高的人来说,平时要注意盐分的摄入量,要减少吃咸菜、腊肉以及熏肉等物质,还应避免像味精、饼干等隐形盐的摄入。
日常降血压,坚持做好2件事,保护血管健康
1、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可消耗体内对于的脂肪,加速新陈代谢,保持血管弹性,有助于血管健康,使血压更加稳定。
建议:①下午、傍晚运动,避免早起时血压的高峰值,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②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左右,注意以不损伤身体为宜;
③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快速走、骑自行车、散步等。
2、少熬夜
熬夜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熬夜时神经兴奋,体内会分泌出更多的压力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若血压本身就高,熬夜会使血管受损严重化,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成人每天应保持6-7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
定期检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是平稳血压的重要环节。
每周监测1-2次血压,总结血压波动规律,可以更好的选择和调节药物,改善生活饮食中的不良,有条件的患者可备用血压计,学会自行测量血压。
提醒:每天测量血压时,建议每天在6-9时,17-20时,两个血压高峰时段各测一次。
每次测量3遍,每遍测完后,等2分钟以后再测,取平均值,这样得出的数据更为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