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升高对人体危害很大,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身体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
出现这种危机症状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脑出血、心梗、肾衰等,甚至猝死。因此,防治高血压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防治高血压除了药物治疗外,按摩降压穴位也是有效的方法,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无副作用,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降血压的四个穴位
1、降压沟——降压反应点
位置:降压沟又叫耳背沟,耳穴名称。降压沟位于耳廓背面,取穴时把耳朵翻过去,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有一明显的点状凹陷处,眼镜腿尾部置放的位置即为降压沟。
功效: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当血压升高时,按揉这个穴位10~20分钟就能见效。
按摩降压沟也具有保健作用,可以间接地刺激脊神经,对脏腑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经常按摩不仅能降压,也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按摩方法:以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10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
2、降压点耳穴——降血压、缓解头痛
位置:降压点耳穴,耳穴名,又名角窝上,位于三角窝内上角,对耳轮末端的下缘,耳轮与对耳轮上脚末端交界处。
功效:本穴性质属阴,有滋阴潜阳,缓急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血管性头痛等症。
按摩方法:双手拇指和食指对按住降压点按揉,日常保健中按揉5~10分,如果血压升高按揉时间应该加长至10~20分钟。或者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
3、劳宫穴——降低血压、保护心脏
位置:位于手掌心,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
功效: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另外,点压劳宫穴可治疗血压骤升症,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可对突然升高的血压起到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降低血压。
4、曲池穴——紧急降血压
位置:曲池位于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敲打曲池穴,能紧急降血压。敲打曲池穴可放松神经系统,使呼吸逐渐均匀,心气平和,血压便可逐渐恢复正常。
平时也可在每天上午6~10点,下午3~5点这两个血压高峰期,按压、敲打曲池穴来平稳血压,能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敲打方法:将右手手掌摊开,左臂微微弯曲,用右手的掌侧敲打左手手肘的曲池穴处,左右交换重复多次,便可保持血压平稳。
长按以上四个穴位,可以起到保护血管、降低血压,预防治疗高血压和保健身体的作用。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通过穴位保健方法防治高血压,还可以通过食用降血压食物来平稳血压。
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
人体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管道系统。正常的心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个水泵,它日夜不停地、有节律地搏动着。心脏一张一缩,使血液在循环器官内川流不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或舒张,都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高,这时的血液称为高压;左心室舒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平时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是指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折叠血压形成
心血管系统内血压的形成因素有:
由心脏的射血力产生。心搏周期心室肌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成为推动血液迅速流动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位能,表现为动脉血压,它使主动脉骤行扩张,存储部分输出血量成为心室舒张时继续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这使动脉系统无论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能保持稳定的血压来推动血液循环。如果用T形动脉插管接动脉再连以测压计,则由T形管、侧管测得的血压是该部的侧压,关闭侧管,将血压计与直管相连所测的血压为终端压,终端压即侧压与血液流动动能之和的压力,等于1/2(为血液密度,为血流速度)。人在静息时心输出量每分钟约5升,主动脉血流速度约每秒20厘米,主动脉侧压与终压之差仅0.3毫米汞柱。大小动脉血流速逐步减慢,二者之差更小,侧压的位能比流动能量大得更多,因此血液的动能因素可以略而不计。通常所说的血压即所测部位血管内的侧压。在静息状态下是适用的,但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增,此时心脏收缩产生的动能便成为血流总能量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注意:高血压,低血压跟高压、低压不是同样的概念。)脉压:收缩压减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KPa:千帕,通常用于表示血压数值。mmHg:毫米汞柱,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时用水银柱的高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1mmHg(毫米汞柱)=0.kPa(千帕斯卡)
7.5mmHg(毫米汞柱)=1kPa(千帕斯卡)理想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90mmHg收缩压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升高。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低血压: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值的异常降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临界高血压(临床观测经验):收缩压在~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
1.血压升高: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若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约5%继发于其他疾病,称为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如慢性肾炎等。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2.血压降低:凡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低血压。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压塞等。低血压也可有体质的原因,患者自诉一贯血压偏低,患者口唇黏膜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地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当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时,很多高血压患者都采取各种方法把血压降下去,以免血压高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在降压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免降压不当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并注意个体差异,药量因人而异。
3.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用药尽量不要单一,应联合用药,复方治疗。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及时调整剂量,巩固疗效。
5.宜逐渐降压。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要求使血压降至/9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压药,不宜骤然停药,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7.防止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8.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防止饮食过腻过饱,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提出高血压病的药物阶梯治疗方案。这方案具有治疗简化、副作用减少,对患者因病施治,针对性强的特点。用药先从单一或简单的给药方式开始,疗效不大或无效时,再逐步增加其它药物。
第一步: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从排钠和减低血容量着手,或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以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低心搏出量,以达到降压目的,若无效,则进行第二步治疗。
第二步:可同时用两种药物治疗,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另加其它一种降压药如利血平等。利尿剂加利血平,或利尿剂加甲基多巴,或利尿剂加可乐宁,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加肼苯哒嗪。如仍无效,则进行第三步治疗。
第三步:同时应用4种药物,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再加其他降压药如长压定。在治疗中,血压得到适当控制,经一段时间巩固后,可试行减药,即逐步下阶梯的方法,直减至最少的药物及最小的剂量,且仍使血压稳定,得到适用于每个病人的药物量,同时亦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疗效可达个体最佳水准。本阶梯疗法适用于无合并症的病人。
第四步:同时应用3种药物,如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如阱苯哒嗪),若再无效,可改为第四步治疗。
高血压实际上是以血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分别为28.2%和2.9%。通过多种方式综合预防和控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0%血压病的并发症。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治,对健康人群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食盐、多食绿叶蔬果和脱脂牛奶、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应走出不愿意服药、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的误区,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药三不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愿意服药或使用医疗器械产品;二是不规律服药,不遵医嘱,一味地根据广告和别人的用药经验服药;三是不管血压升高程度,自己凭感觉服药,感觉不难受不吃药。
他建议医院查找病因,检查有无糖尿病、心肾损害或相关疾病,并按规律服药和使用正规医疗器械,平稳降压。特别重要的是,高血压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因此,必须最大程度地对高血压本身和相关的、能够改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而言,降低血压是硬道理。
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应降至/9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糖尿病以及高危和很高危的其他患者,包括脑卒中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患者,血压应降至/80毫米汞柱以下。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计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它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
最早用急性实验法在活体动物测量动脉血压的是英国生理学家S.黑尔斯,他年在马的股动脉中接以铜插管﹑再连以长玻璃,当打开股动脉结扎时,马的动脉血冲入玻璃管的血柱高达2.5米,并随马心的搏动而上下波动。这种测定血压的方法叫做直接测定法。
由于操作不便,以后法国生理学和物理学家J.-L.-M.泊肃叶在年改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充满抗凝血剂的动脉插管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接而进行动脉血管的测定。德国生理学家C.F.W.路德维希在年进一步用U形管水银测压计,一端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连,另一端水银柱上加以浮标,上载描记笔尖在转动的记纹鼓上持续记录动脉压的波动变化,是实验生理学方法学上的一大进展。此法在一般急性动物实验中仍广泛使用,但因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不能用于人体。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要用间接测定法,通常使用俄国医师N.科罗特科夫(Korotkoff)发明的测定法,装置包括能充气的袖袋和与之相连的测压计,将袖袋绑在受试者的上臂,然后打气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缓缓放出袖袋内的空气,利用放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可以听到当袖袋压刚小于肱动脉血压血流冲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的湍流引起的振动声(科罗特科夫氏声,简称科氏声)来测定心脏收缩期的最高压力,叫做收缩压。继续放气,科氏声加大,当此声变得低沉而长时所测得的血压读数,相当于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叫做舒张压,当放气到袖带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平稳地流过无阻碍的血管,科氏声消失。
由于汞的比重太大,水银测压计难以精确迅速地反映心搏各期血压的瞬间变化,所以后来改用各种灵敏的薄膜测压计可以较准确地测得收缩和舒张压。近年来常使用各种换能器与示波器结合可以更灵敏地测定记录血压。
人生如书读不尽洗尽铅华卸下你的“累”寂寞如禅林清玄的美言妙语心灵的幸福清醒比聪明更重要开心或不开心都可以看看删除昨日的烦走出做人的十大败局书香盈怀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片云祝您欣赏愉快我是一片云与您分享●心灵鸡汤午夜听曲:假如爱有天意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机会闲听荷雨用音乐来洗涤心灵静守心灵的淡然煮一壶云水禅心相濡以沫,细水流长简单是生命最美丽的形式婚姻如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