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是福还是祸高血压诊断新标准解读
TUhjnbcbe - 2021/2/10 11:53:00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www.wxlianghong.com/

高血压诊断新标准解读

前言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最近公布了全球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管理实践指南,在《ISH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我们该如何解读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该指南是如何对高血压进行诊断和分类的。

一、指南提出的高血压分类及诊断标准

1.基于诊室血压测量的高血压分类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BP

85

正常高值BP

-

和/或

85-89

高血压1级

-

和/或

90-99

高血压2级

和/或

2.基于诊室、动态(ABPM)和家庭血压(HBPM)测量的标准

收缩/舒张,mmHg

诊室BP

≥和/或≥90

ABPM(动态血压)

24-h平均值

≥和/或≥80

日间(或清醒)均值

≥和/或≥85

夜间(或睡眠)均值

≥和/或≥70

HBPM

≥和/或≥85

如上述表格中的所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然为收缩压≥和/或舒张压≥90,只是该指南提出了血压正常高值的概念:

正常高值BP

收缩压-

和/或

舒张压85-89

同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血压的正常值判定范围。

那么,该指南提出新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目前高血压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约导致万人死亡。同时,高血压的发生从高收入地区向低收入地区转移,在高收入地区估计有3.49亿人患高血压,在低收入地区估计有10.4亿人患高血压。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地区的高血压知晓率低、治疗和控制率低。新的指导方针可能有助于推动当地卫生*策的变革举措,并作为推动当地提高诊治标准的工具。其次,更严格的诊疗标准可能扩大早期高血压的干预范围,并降低远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

二、指南强调的血压测量规范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同时参考诊室内与诊室外的血压值,尽可能不要在一次诊室访视中进行诊断。通常需要每隔1-4周进行2-3次诊室访视(取决于血压水平)来确认高血压诊断。如果血压≥/mmHg且有心血管疾病证据,则可在一次就诊中做出诊断。

1.诊室血压测量要求如下:

(1)准备:选择温度舒适的安静房间。测量前30分钟内被测试者应避免吸烟、咖啡因和锻炼;空膀胱;保持坐姿并放松3-5分钟。患者和工作人员在测量之前、测量期间和测量之间都不应交谈。

(2)体位:患者保持坐位:手臂放在桌子上,上臂中段(mid-arm)在心脏位置;靠背支撑在椅子上;双腿不交叉,双脚平放于地板上。

(3)设备:经验证的电子/示波上臂袖带装置。或者使用校准的听诊设备(无液式或混合式,因为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水银血压计),收缩压用第一Korotkoff音,低放气率时舒张压用第五Korotkoff音。根据个人手臂周长确定尺寸(较小袖带会高估血压,较大袖带会低估血压)。对于手动听诊设备,袖带的可充气气囊必须覆盖个人手臂周长的75%-%。对于电子设备,根据设备说明使用袖口。

(4)方法:进行3次测量,每次间隔1分钟。计算最近两次测量平均值。如果第一次读数血压小于/85mmHg,则无需进一步测量。

(5)结果认定:2–3次诊室血压≥/90mmHg表示高血压。

2.对于血压</85mmHg的患者,应在3年内重新血压评估(若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可缩短至1年);对于血压在-/85-99mmHg的患者,如有可能应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或假性高血压的可能,或通过定期随访监测诊室血压的方式,评估血压情况;如血压大于/mmHg,可在几天或几周内确诊。

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高血压定义不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指出,高血压的定义变: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在降压目标方面,中国指南推荐:1.确诊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80mmHg;2.无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者,降压目标控制在/80mmHg以下也是合理的;3.在/90mmHg这条线下,对于大多数患者,只要能够耐受,收缩压的目标值应该在/80mmHg水平或者更低;对年龄介于65-80周岁之间的患者,收缩压应该在-mmHg之间,对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如果能够耐受,也推荐降压的靶标在-mmHg之间。综上所述,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对高血压的诊疗指南的更新有助于社会和医疗机构以及个人对血压升高的重视,但更加严格的高血压判定标准并不需要引起人们的恐慌。提高血压监测意识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预防和管理高血压是人们更需要关心和落实的问题。

撰稿:赵伟霖

审稿:刘智平

编辑:张羽

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福还是祸高血压诊断新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