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群体不断扩大,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规范的血压管理至关重要。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情绪波动及就医不便等,为高血压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为推动高血压诊疗领域发展,规范和加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诊疗管理,借鉴国际最新指南探讨学习,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E路降压大咖说”项目即将起航。
李玉明教授寄语视频刘蔚教授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地位
PART01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点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如超重和肥胖、吸烟、酗酒、重盐重油的饮食习惯、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等独特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且易合并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此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般病程较短,以轻中度血压升高及舒张压升高为主。另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较低、依从性差,导致血压控制不佳,但因预期寿命更长,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或可危及生命。
PART02中青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导致收缩血管的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而RAS过度激活后血管紧张素II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另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容量负荷过重也是血压升高的机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因病程短,外周血管动脉弹性尚无明显异常,因此常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此外,肥胖患者的容量负荷增加、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长期吸烟导致的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等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
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选择最优降压药物的理论基础,直接决定了降压药物能否“有的放矢”,针对交感神经和RAS系统的过度激活,中青年患者更适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RAS阻滞剂。
PART03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时首先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先天性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慢性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是可能导致年轻人血压升高的原因。此外,高血压管理者还需基于患者血压水平的评估决定降压治疗策略,通过靶器官损害及临床伴随疾病的评估,尽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PART04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药物选择——β受体阻滞剂地位稳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及《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均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治疗方案,但因以阿替洛尔为主的β-受体阻滞剂在多项研究中并未获得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降低死亡率的循证医学证据,故β-受体阻滞剂的一线降压治疗地位并未被所有指南承认。但阿替洛尔不能代表所有的β-受体阻滞剂,且降压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由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之一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我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特别强调β-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的治疗地位。除阿替洛尔外多种β-受体阻滞剂均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如兼有α/β阻断作用的阿罗洛尔有证据支持其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病人良好的降压作用,更重要的是,阿罗洛尔在控制心率方面表现出色,且对糖脂代谢不构成明显影响。
因此相较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更为重要。当然,RAS抑制剂、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CCB)也可作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及伴随疾病进行个体化选择单药和联合降压治疗的方案。
杨宁教授新冠病*感染背景下的ACE2及后疫情时代的高血压管理
PART01新冠疫情下,风口浪尖的ACE2究竟是“导火索”还是“灭火器”?
RAS是体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心肾功能正常的重要系统,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ACE2相互制衡并发挥重要作用。ACE2具有心血管和肺的保护作用。
新冠病*表明存在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相似的S蛋白质,而根据既往对SARS病*的研究结果,SARS病*的S蛋白通过与肺组织细胞膜的ACE2所具有的Spike糖蛋白基团结合进入细胞。因此,ACE2可能参与新冠病*进入细胞的过程。但目前尚未见ACEI或ARB对新冠肺炎感染(COVID-19)患者肺部损伤影响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报告。我国学者报告了例COVID-19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发现ACEI/ARB未增加心血管病患者COVID-19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于年4月发表《关于COVID-19与RAS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建议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血管疾病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建议患者自行改变治疗方案,而RAS抑制剂对COVID-19病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PART02后疫情时代,高血压管理的新视角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意义重大
高血压管理者应积极推广家庭血压监测,逐步建立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信息化技术是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医疗健康类App现已在基层高血压的人群管理和随访方面凸显优势。家庭自测血压在远程医疗咨询和临床干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助于监测患者血压、及时与患者沟通和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高血压管理更加及时、便捷、有效。
伴情绪障碍疾病:选用α/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焦虑障碍,血压升高可能是抑郁或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疫情时代,更容易诱发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出现。
紧张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醛固酮等分泌增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引起血压升高。
α/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降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张力而降低血压;此外,还可以通过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发挥降压作用。
理想的血压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意义深远
“管住嘴”,疫情阶段处于居家状态的患者,仍需控制饮食,限制过多、过油、过咸食物的摄入。“迈开腿”,运动量减少可导致体重增加,影响血压稳定,建议患者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好好睡、心情美”,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以及放松的情绪状态对于血压的稳定调节至关重要。
编码:DSPC-NP-ALM-20-06-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金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