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病人的预后。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始终认真对待,在服用降压药时谨防下列问题。
1、防首剂现象这是指首剂药物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容易出现"首剂现象"。容易引起首剂反映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如首次服用哌唑嗪30~90分钟后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出汗、视力模糊、恶心、胸闷等。这种"首剂现象"的发生与剂量相关,也与利尿剂致血容量降低有关。
因此,有人提出高血压病人开始服用降压药时以小剂量为宜,一般主张用常用量的1/3,以后再逐渐增加到治疗量。对于那些易发生"首剂现象"的降压药物,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病人耐受情况再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一旦出现了"首剂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平卧休息,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2、防看价吃药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3、防随意停药高血压病人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随意停药。有的病人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血压依然正常,就主观的误认为自己的高血压"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又会飙升,随意停药的危险性就在于可能引起血压反跳现象伴随血管强烈的收缩,即使给予原来有效的治疗也难以奏效。
所以,千万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甚至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
4、防主观判断有些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但没什么不适症状,就不当回事。其实,高血压的程度与症状并不成正比,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程度不重。所以,即使没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血压值高于正常范围,医院检查,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5、防追求速效服降压药切忌血压降得过快,更不是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应该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持续、达标,尤其是平稳则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冠心病、脑中风的诱因。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就有可能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6、防吃药过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降压药吃得越多,血压就会降的越好,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但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服用降压药除治疗严重高血压外,须从单药开始,阶梯式加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不只是降压,还要注意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7、防因噎度食大多数降压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使病人对治疗产生了恐惧心理。如服用甲基多吧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有的出现干咳或便秘等副作用。有的病人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8、防睡前服药在一天中,人的血压值以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对多数病人来说,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供给不足,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所以,高血压病人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对高血压病,只要坚持自我调控,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调节饮食,在配合药物治疗过程中,谨防上述八个方面的问题,就会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