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信息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4个原则药物控制血压的理想姿势是1、降压效果好:降压长期平稳、持久达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有器官保护作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应该具有降压外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避免和逆转相关并发症。CC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有器官保护作用。
3、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无肝肾*性等不良反应;不影响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代谢。
4、方便、经济:方便服用,患者依从性高,且费用低廉,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因此,降压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1、个体化治疗
各类降压药适应症各有侧重,且不同个体对于药物反应的差异性很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个人遗传背景等。因此,降压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合并症(强适应症)、药物耐受性,以及个人遗传和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精准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2、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
降压治疗应平稳,如果血压降的过快,易发生冠脉和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常年血压较高的老年人,或病程长、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更应缓和。优先使用每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长效制剂用药方便,药效维持时间长,每日一次用药即可,不易发生漏服现象,能保持血压平稳控制,患者依从性更高。第三代CCB、ACEI、ARB都是长效药。
3、剂量原则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及高龄患者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左室肥厚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选用ACEI或ARB时宜逐渐增加至负荷剂量。对于卒中、慢性肾病,尤其是老年CKD(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用药剂量。
4、联合用药
对血压≥/mmHg,血压值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均应采用联合用药治疗。而老年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2种药物联合治疗,或使用固定复方制剂。
降压治疗也需要患者的配合按需吃药、随意增减剂量、不规则服药、私自换药或停药等均会引起血压大幅波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因此,降压治疗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疗效。为提高自身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到:遵医嘱:每个人具体情况如年龄、并发症、个人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等不同,因此用药也可能有很大区别。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按规律服药及改善生活方式,并积极监测血压,了解达标状态,配合管理高血压。坚持长期治疗:高血压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坚持长期治疗,按时吃药以保持血压长期稳定,不能间断,更不能私自停药或者更换药物。
END
参考文献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9(7):2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1-44.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