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自元健康”,幸会更好的你!
中医上没有血压这一叫法,血压是西医提出的,是指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
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血压波动,冬季血压水平要比夏季高些。血压也会因运动、排泄等活动和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健康人血压暂时升高会很快恢复,如果出现慢性血压持续较高的状态,就成了高血压。高血压一般会出现眩晕、头痛等表现或病症。
中医看高血压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根据高血压中医流行病学数据和基层高血压的防治特点,可简要分为风阳上亢、肝肾阴虚等实、虚两个证型,痰、火、瘀等病理因素作为兼夹证候处理。
风阳上亢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或恼怒加重
次症:急躁易怒,少寐多梦,面红目赤,肢麻震颤
舌脉:舌质红,苔*,脉弦
肝肾阴虚主症:眩晕,腰酸膝软,五心烦热
次症:心悸,耳鸣,失眠,健忘
舌脉:舌红苔少,或伴有裂纹,脉弦细数
此外,高血压患者可能兼见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瘀血内阻等临床表现。
阴阳两虚头昏目花视糊,心悸气短,间有面部烘热,腰酸腿软,四肢清冷,便溏纳差,夜尿频数,遗精,阳痿。舌淡红或淡白,质胖,脉沉细或弦细。
痰湿中阻头晕头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心悸时作,肢体麻木,胃纳不振,尿*,便溏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气虚血瘀头晕肢麻,倦怠乏力,活动欠灵,胃纳呆滞,动则气短,日轻夜重,甚至半身麻木,小便失禁。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风眩”“头风”等范畴,相关病症描述首见于《*帝内经》,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等,其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虚,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风阳上亢、气血失调、痰浊内蕴为标,因病程及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不同,多表现为早期肝阳上亢、中期阴虚阳亢及后期阴虚及阳,而瘀血阻络、痰浊内蕴在整个病程中均可能兼夹。通俗来说多由精神刺激,饮食不节,内伤虚损引起。
西医看高血压西医学上的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级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表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表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西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吸烟、体力活动不足以及不可逆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等。
高血压的危害伴随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进程,加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同时应注意,现在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儿童和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高血压疾病有以下几个主要危害:
1.高血压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心脑肾靶器官损害。
2.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外周血管病、眼底病。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并发症有“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3.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人数是心肌梗死的5倍。
4.血压越高、病程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越大。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降压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长期坚持。合理饮食重点是限制钠盐摄入、限制总热量和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减肥不如防肥,已超重肥胖者要科学减肥。戒烟限酒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戒烟不仅是一种生理矫正,更是一种行为心理矫正。
限酒: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如饮酒,建议少量,男性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减半,孕妇不饮酒。
适度运动高血压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综合功能练习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均有助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