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心电资讯
血压/90以上就是高血压?专家辟谣:很多人被误诊为高血压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估算,我们国家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控制,就会发生心脑肾等等疾病,后果严重。很多人测完血压高于/90,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甚至开始吃药。其实有不少人被误诊为高血压,原因就是不会测量血压!有人说了,测血压,不就拿个电子血压表,往胳膊上一绑,一按按键,语音还能报出血压数值,还能告诉我们血压高不高。那您真的错了,测量血压不是那么简单,判断有没有高血压也没那么简单。一、很多因素都会干扰测量血压的数值如果在测量血压前没有做好准备,尤其在判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的时候,一定做好准备再去测量,这样才能准确测量血压,才能准确判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以下这些情况通常会导致测量血压,偏离真实血压:测量血压时如果说话,血压会升高5-19mmHg;
测量血压的时候翘着二郎腿,血压会升高2~15mmHg;
冬天,在寒冷环境下测量血压,血压可能升高5~23mmHg;
使用水银血压计,袖带放气太快,血会升高2~6mmHg;
测量血压时,后背或前臂没有支撑时,血压会升高2-6mmHg;
测量血压时上臂位置如果低于心脏水平,血压会升高3.7~23mmHg;
最近失眠,熬夜,休息不充分,这时候测量血压,血压可升高4-11mmHg。
还有就是我们在运动、憋尿、喝酒、激动等等情况下,测量的血压都会偏离真实血压。如果您就这么判断自己有高血压,太过草率。二、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首先我们在测量前,要避免这些情况:憋尿、运动后、激动、失眠、熬夜、饮酒等等。然后休息5-10分钟,且避免说话、翘二郎腿、室温偏低、后背前臂没有依靠、上臂过低或过高等等。目前指南规定,诊断高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也就是发现血压/90,还需进一步观察。而且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每次测量血压时,一般建议测量2次,间隔1~2分钟,若差别≤5mmHg,则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若两次差别5mmHg,应再次测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平均高压≥mmHg和(或)平均低压≥90mmHg才能诊断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诊断高血压、评估血压水平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动态血压,就是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动态血压不仅有利于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的诊断与管理,还可通过监测不同时段血压,发现血压变化的规律和节律,提升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预防心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所以,并不是随随便便测一次血压,高于/90就诊断高血压!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