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高血压后要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很难控制的慢性疾病,在疾病出现后可以通过及时治疗、规范用药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降低高血压。那么,想要稳定血压需要注意什么呢?
1、控制你的情绪
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因为人的情绪变化会使血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经常生气,负面情绪产生后内分泌功能会紊乱,身体产生的肾上腺素量会增加。在激素的作用下,你的血压也会随之变化。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病期间保持乐观。
2、健康饮食
要控制血压,还应该调整饮食。健康的饮食不仅可以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还可以控制血压。有些食物不利于疾病的改善,此时,患者需要控制食量,不要每次都吃得太多。当然也要减少高盐食物、高糖食物、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这样疾病才能得到改善。
3、坚持锻炼
为了控制血压,应该要锻炼身体。业余时间不要久坐,要多做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你的心肺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此外,高血压患者多做运动可以在运动中改善身体的循环和代谢,同时,也有助于扩张血管。很多人长期不运动,除了容易生病,很难改善慢性病。
4、正确用药
正确用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当高血压来袭时,许多人都有不良症状。单纯靠良好的习惯还是很难控制血压的,如果能遵医嘱,正确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使用药物后,身体会得到很好的调节,血压会恢复稳定,身体的不适感也会减轻。
最后,有很多人用药之后发现血压降低又停止了用药或者自行调整剂量,都可能会让血压明显波动。所以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如果本篇科普对您有帮助,或者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